视线里的中国  China in sight

江西老年食品市场现状和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社会步入老龄化时代,银发经济正成为撬动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的新引擎。江西,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18%,老年群体对食品的需求已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便利”跃迁。面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高发的现实,以及赣鄱大地独特的饮食文化与物产资源的实际,我们对江西老年食品市场现状作了初步调查,并对未来江西老年食品的发展方向作了一些思考。

 

老年食品开发的现状

 

我们按照老年食品的分类,先后走访了10家企业。这些企业在发展主导产品的同时,主动研究老龄化时代老年群体的生理特点和需求,在易食食品、营养配方食品和老年营养补充食品方面进行适配性生产。这些企业根据老年人的咀嚼、吞咽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进行了特殊设计,既符合国家政策鼓励发展适老食品产业的方向,又较好地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莲塘高粱酒业有限公司以江西天和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研产了适合老年朋友饮用、生产许可证编号为SC11536012100305的“富硒莲塘酒”,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在酒瓶上标明有机硒含量为1千克(Kg)≥120微克(Ug)。这款公开标明含硒量的莲塘高粱酒独有的特点,是将饮酒与科学补硒融为一体。

 

江西华村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针对老年群体生理特征生产的“百庄源”大米产品精准设计:六大特性适配老年主粮食品需求。比如,在软硬科学配比上,通过粳稻品种优选,实现“软而不散、硬而不僵”的适口性,既降低咀嚼负担又避免吞咽风险。

 

江西广雅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加工及销售的竹笋、蘑菇等森林食品,其品牌价值达15.03亿元。竹笋和森林食品作为天然植物性食材,其营养学特性与老年生理适配性。竹笋膳食纤维含量达2.8-3.5g/100g,其中水溶性纤维占比约30%。其三维网状结构可有效促进肠道双歧杆菌增殖,改善老年人因肠道蠕动减缓导致的便秘问题。临床研究表明,持续摄入竹笋纤维可使老年人群排便频率提高40%。

 

江西人之初集团应用婴幼儿乳制品积累的技术、经验和情怀,不失时机地聚焦老龄化市场需求,布局中老年营养奶粉领域,致力中老年营养奶粉的研发与产品创新,其中"中老年多维高钙营养奶粉"被认定为功能型中老年奶粉核心产品。轻脂配方:高硒/ 高铁添加牛磺酸,具有多种健康益处,主要包括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保护心血管健康、预防贫血和促进骨骼健康。

 

江西致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老年群体饮品生产的头部企业,采用现代科技将白莲开发升值,公司“白莲食品研发中心”推出白莲系列食品。对于其中的适老化功能食品,已从古代的宫殿走进现代社会的民间,将它是名为中国老龄化时代的“益老贡品”。

 

赣南脐橙具有天然适配度,南丰县市山镇蜜桔种植基地则应用液肽酶生物技术成功解锁了蜜桔甜度。奉新的富硒猕猴桃是老年水果的佳品。尤其是乐安县跃陆农业合作社应用现代科技培育的葡萄柚与红美人柑橘品种,先后在第四届、第五届“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博览会获得金奖,具有独特的口感,营养价值高,美容养颜、减肥瘦身、降血压、降低血糖含量等功效,不仅老年人喜欢,在市场上也深受消费者热捧。

 

江西天和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的生物硒被认定为“长寿硒”,无论是富硒灵芝粉、蛹虫草压糖片等即食产品,还是公司提供硒源二次转化生产的富硒食用盐、富硒面包、富硒乳制品等富硒食品,也无论是公司提供硒肥生产的富硒大米、猕猴桃、新疆苹果等农产品,还是公司生产的富硒饲料添加喂食的猪牛羊、鸡鸭鹅和富硒鸡蛋等,林林总总,上百个产品,为老年食品中的精品。

 

江西东南饼庄食品有限公司针对老年朋友的零食需求,研制了三类无蔗糖酥饼。一是五黑谷物酥,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及抗氧化成分。二是亚麻籽酥,成分特点:亚麻籽富含Omega-3脂肪酸与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血脂和肠道健康,结合无糖配方更适合老年人。三是茶酥以茶粉为核心原料,含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质,产品实现无糖无钠,搭配全谷物基底,提供慢消化碳水化合物,0反式脂肪酸,符合老年朋友心血管健康需求。

 

江西恩泉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山茶油在老年食品中,主要属于保健食品类别,也有归于功能性营养食类别。兼具传统食用油和健康调理品的双重属性。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天然营养成分改善老年人的代谢功能、预防慢性疾病,并辅助日常养生需求。

 

德兴市宋氏葛业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葛根全产业链领军者,依托千年药食同源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出以葛根为核心的老年健康食品矩阵。通过数字化转型与中西医结合的创新实践,公司不仅让葛根这一传统食材焕发新活力,更为老年药食同源食品研发树立了“高功效、高安全、高便捷”的标杆。

 

老年食品需求特点

 

综合上述10家企业和部分老年朋友的意见,我们感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代谢减慢,肠胃消化吸收功能也会减弱,导致他们对食物的需求与年轻人不同。老年人在饮食上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方面:

 

一是营养均衡:老年食品需要遵循老年人的营养需求,提供低糖、低盐、高蛋白、高纤维等营养均衡的食品,以满足老年人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二是易于消化: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因此食品需要易于消化,避免过硬、过冷或过热的食品。

 

三是口感适宜:老年人的味觉和嗅觉逐渐减退,食品需要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香味,通常偏好清淡、软糯的口味。

 

四是包装便利:食品包装需要易于开启和避免使用复杂的包装设计,方便老年人独立食用。

 

五是安全无添加:老年人对食品安全要求较高,食品应避免使用添加剂、色素和防腐剂,确保无污染、无添加。

 

六是功能性强:老年食品可以添加一些功能性成分,如益生菌、维生素等,以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等。

 

七是适应性设计:食品的形状和大小需要适应老年人的咀嚼和吞咽能力,避免小颗粒或尖锐边缘的设计。

 

八是多样化选择:提供多样化的食品选择,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的需求,避免单一产品导致的营养不均衡。

 

企业生产适老食品的资源禀赋考量

 

一是考量地方特色资源与原材料优势。比如,长寿资源与生态禀赋。像江西有的县以“长寿之乡”著称,拥有食药两用特色农产品,为老年食品提供天然、安全的原料基础。关键点: 依托地方独有的农业资源(如长寿农产品、食药同源作物)可打造差异化老年食品,满足天然有机、功能性需求。

 

二是考量政策与产业链支撑。比如,政府规划与资金投入,乐安县政府通过竹笋产业专项政策、资金支持及产业链集群(如经济技术开发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速技术转化。关键点:政策扶持(税收优惠、基建)和成熟产业链(研发﹣生产﹣检测)是企业化规模生产的重要保障。

 

三是考量技术与专业机构赋能。比如,人之初集团有权威机构指导,有研究院提供适老营养标准制定、需求研究等技术支持,确保产品符合老年人特殊健康需求 。关键点:专业机构的技术背书与前沿科研成果转化,能提升产品的科学性和市场竞争力。

 

四是考量市场需求与行业趋势。比如,老龄化人口红利,我国目前60岁以上人口超3亿,催生对低糖、易消化、功能性食品的刚性需求。又比如,有特医食品政策利好,政策驱动下,中老年特医食品注册量激增,企业可布局细分领域(如糖尿病专用食品)。关键点:精准捕捉老年营养风险(如48.4%老年人营养不佳)和细分需求(如骨骼健康),是产品开发的核心方向。

 

五是考量企业自身资源禀赋。在原料端,优先选择地域特色、高营养价值的原材料(如长寿农产品)。在技术端,联合权威科研机构或学会,确保配方科学性与功能性。在政策端,利用产业园、特医食品政策红利降低准入成本。在市场端,针对老年人营养过剩与缺乏并存的特点,开发差异化产品。

 

从江西而言,发展适老食品产业在源禀赋和优势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是具有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基础。可依托中医药资源优势,为老年功能性食品,如药膳、保健食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二是具有富硒与硒锌特色资源优势,可将富硒功能食品作为发展方向,适合开发低糖、低盐且富含微量元素的老年健康食品。江西天和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研发了丰富的生物有机硒源,可列为江西富硒食品产业集群之一,增强老年食品的营养价值。

 

三是具有政策与产业支持。江西通过《实施意见》推动银发经济标准化、集群化发展,并配套税务赋能(如研发税收优惠),为企业提供政策保障。 比如,以人之初集团为核心成员的江西食品协会,可争取政策支持,努力构建包括功能食品在内的完整食品产业体系,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江西适老食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医药+富硒资源+政策驱动”三位一体的禀赋结构,尤其适合开发功能性、天然有机的适老化食品。

 

当前江西老年食品市场的不足

 

尽管市场需求巨大,但目前江西省老年食品行业仍面临两个方面的不足:

 

一方面,老年食品结构单一。从品类分布特征来看,线下主流品类:奶粉、营养麦片、黑芝麻糊等冲调类食品占主导,辅以少量饼干、饮品;线上电商特点:以保健食品(如降血糖、抗氧化类)为主,普通食品占比低。二是原料局限来看,以谷物加工为主,水果、蔬菜、肉类为原料的适老食品稀缺。分析其核心问题:一是同质化严重,产品集中在冲调、代餐类,形态、功能创新不足;二是营养适配不足,缺乏针对老年慢性病(糖尿病、骨健康等)的定制化营养方案;三是品牌信任缺失,市场充斥低知名度品牌,消费者选择困难;电商局限性:线上产品虽价格低廉,但缺乏差异化竞争力,难以形成市场认知。

 

另一方面,科研与实用融合发展不足。从专利研究现状来看,通过专利检索分析系统Patentics在中国发明实用专利库中,老年食品专利总量2000件,其技术方向集中于抗衰老、抗氧化、糖脂代谢调控等医疗保健功能。从成果转化看,存在专利数量多但实际产品少,科研聚焦“功能成分”而非“食品形态”。分析其脱节表现:科研偏向“药效”:专利多强调老年病治疗的保健功效,忽略食品适口性、便捷性等基础需求;企业未能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可规模化生产的食品。

 

江西省老年食品未来发展方向

 

结合“十四五”规划健康老龄化目标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民生保障”部署:

 

(一)建立精准营养干预体系,细分慢性病适配食品。具体措施:针对糖尿病、骨关节炎、肌肉衰减等老年高发疾病,开发低升糖指数(GI)主食、高钙易吸收乳制品、优质蛋白补充剂等;联合医疗机构制定《老年慢性病膳食指南》,推动“食品﹣营养﹣医疗”数据互通(如通过制定“十五五”慢性病管理试点工程落地)。政策结合:对接“健康中国2030”营养行动,争取将功能性老年食品纳入医保目录试点。

 

(二)推动地域化适老食品产业链,激活特色资源。具体措施:以江西富硒土壤、鄱阳湖水产等资源为基础,开发硒元素强化食品、易吞咽鱼糜制品;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县域经济”部署,建设“老年食品原料基地﹣中央厨房﹣社区配送”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政策结合:利用乡村振兴资金,扶持地方龙头企业发展药食同源产品。

 

(三)制定老年食品行业标准,构建品牌信任机制。具体措施:强制标注适老食品的吞咽难度等级(如ISO标准)、营养密度、慢性病适配类型;建立“老年食品认证标识”,由政府背书、第三方检测,淘汰虚假宣传品牌;鼓励行业龙头打造专业品牌,提升市场集中度。政策结合:依托“质量强国”战略,在“十五五“期间出台《老年预包装食品通用技术要求》。

 

(四)搭建产学研转化平台,攻克“技术﹣产品”断层。具体措施:成立“老年食品产业创新联盟”,定向对接高校抗衰老成分专利与企业的食品工艺需求;设立国家级中试基地,重点突破吞咽障碍食品的质构改良、功能性成分稳态化技术;鼓励3D打印、微胶囊技术应用于老年食品(如个性化营养软食)。政策结合: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技惠民生”要求,将老年食品研发纳入“十五五”重点专项后续支持。(王国龙)

发布时间:2025-04-13 19:15
首页    观点    江西老年食品市场现状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