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里的中国  China in sight

灵活就业者自参保获赔付 南昌市撑起职业伤害“保障伞”

2024年11月15日,南昌市灵活就业人员彭某在工作中不慎摔伤,因其以个人身份参加南昌市补充工伤保险,经南昌市人社部门审核,快速获得职业伤害医疗费35447.45元及停工留薪期护理补助1000元。这一案例正是南昌市深化社会保险体系改革的生动实践-—通过推行补充工伤保险,将劳动关系不确定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保障范畴,为其撑起职业伤害“保障伞”。

 

制度破题:劳动关系“非标”群体告别“裸奔”风险  

 

长期以来,快递员、网约工、个体承包商等灵活就业人员因劳动关系模糊、用工主体不明确,难以通过传统工伤保险获得保障。2024年实施的《南昌市补充工伤保险办法(试行)》首创“个人直接参保”通道,明确灵活就业人员可自主缴费参保,覆盖“工作期间”及“往返工作场所途中”等情景,年缴费标准仅为239元,最高可享123万元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彭某通过“南昌社保卡”APP平台线上参保,在发生职业伤害后随即得到赔付,印证了政策对零工经济风险痛点的精准回应。

 

双重红利:个人“小投入”撬动家庭“大保障”

 

“如果没参保,3万多元医疗费全得自己扛。”彭某坦言,作为装修散工,受伤后收入中断,补充工伤保险赔付覆盖了全部治疗费用,护理补助则缓解了雇护工的经济压力。数据显示,南昌市灵活就业者参保后,意外伤害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90%,参保人表示“敢接高风险订单了”。  

 

对大部分企业而言,政策间接降低用工隐性成本。一家政平台负责人表示:“过去怕纠纷不敢用灵活工,现在鼓励他们参保,既减少劳务争议,也提升了用工稳定性。”

 

服务升级:从“人找政策”到“政策上门” 

 

为确保灵活就业人员能够以个人身份参加补充工伤保险,南昌市开发了专门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补充工伤保险信息平台。灵活就业人员通过“南昌社保卡”app或“南昌社保卡”微信小程序进行用工备案,填写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内容等,线上实名认证后完成参保登记,然后直接通过税务渠道缴纳补充工伤保险费用。当参保人员在发生职业伤害后,可登录平台实现“一键报案”,系统会自动将报案信息推送至承办机构,承办机构接到报案后会安排就近的调查人员,第一时间进入现场调查取证,从而实现“用工备案+一键报案+及时出案”三大核心功能,方便灵活就业人员掌上办、随时随地可办。

 

南昌补充工伤保险政策的出台,既让零工群体摆脱“高风险裸奔”困境,又为企业用工注入“减压阀”,更推动社会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深度转型。下一步,南昌市人社部门将持续优化补充工伤保险制度运行机制,探索建立动态费率调整模型与保障待遇联动机制,推动政策向“精准覆盖、智能风险、多元共担”方向升级,让千千万万和彭某一样的灵活就业人员真切感受“劳动关系不确定”不再等同于“保障不确定”。

发布时间:2025-04-23 21:13
首页    新闻    灵活就业者自参保获赔付 南昌市撑起职业伤害“保障伞”